5 月 17 日至 18 日,由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主办的第 18 届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湖南大学圆满落幕。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两支参赛队伍代表石大参赛分别获得作品赛国家一等奖、攻防赛国家三等奖。
作品赛1队团队成员:冯印州、张熠鑫、冯德昊、钟婧、李国威,指导教师:董玉坤、魏伟。凭借参赛作品“精雕细‘啄’——基于规则的代码缺陷检测及大模型修复软件”,荣获国家一等奖。该系统面向C语言程序源代码,集成静态分析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精准识别源代码中的潜在缺陷,并结合大模型生成修复建议,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作品兼具工程实用性与技术前瞻性,充分体现了团队在智能缺陷检测与自动修复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
攻防赛1队团队成员:徐雅晴,罗胜瀚,张浩宇,王宝通,指导教师:石乐义。攻防赛1队成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色,最终荣获国家三等奖。团队成员在漏洞挖掘、渗透测试、攻防对抗等多个实战环节中沉着冷静、配合默契,充分展现出扎实的网络安全基础与优秀的实战能力。备赛期间,团队持续打磨技术细节,比赛现场应对复杂赛题和激烈对抗,展现出学院学子在网络安全攻防领域的专业素养与顽强拼搏精神。
本次优异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青岛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教育理念,切实推动了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成果方面的持续提升。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鼓励更多学子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自2008年开始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18届。该大赛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在教育部开展的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成效评估中一同被列为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监测体系中的四大高水平竞赛,是反映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大赛设置“自主安全软件作品赛”与“软件安全攻防赛”两大核心赛道,分别考察参赛团队的创新研发能力与实战攻防能力。本届软件系统安全赛吸引了全国406所高校1780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六大区域线上初赛和现场评审环节,两个赛道各有60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在全国总决赛现场,两个子赛道各决出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0项。
【作者:钟婧、徐雅晴、魏伟 摄影:张熠鑫、罗胜瀚 编辑:张德洁 审核:王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