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科技创新教育理念,激发青少年对编程的兴趣,软件2303、2305团支部联合九龙社区于4月19日面向各社区儿童开展了编程启蒙活动。
活动伊始,主持人从计算机基础知识讲起,结合生活场景阐述编程的重要性。随后通过Scratch图形化编程平台,带领小朋友们完成"海底世界"主题项目,在搭建场景、编写脚本的过程中培养编程思维。团支部成员全程指导,并组织趣味编程游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加深理解。
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了青少年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参与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携手社区开展系列科技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薛家岛街道-以书为终,阅见山海
为传承中华优秀读书传统,引领青年读书风尚,4月22日,智能科学2401班团支部联合新港山路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以书为终,阅见山海"读书活动。
活动邀请非遗平江调吟诵传承人郭瑞明现场演绎《论语》"学而时习之"的千年诵读场景。街道干部与青年学子共同推荐书籍、分享阅读心得,并通过"趣味寻书"挑战赛,将城市书房变成知识迷宫,锻炼信息检索能力。
此次活动既响应世界读书日号召,更展现了青年以书为媒、对话时代的精神追求。学子们表示将践行"以书为终"理念,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勇探知识海洋。
湛山社区-数字赋能探深海,青春聚力筑蓝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智慧社区建设要求,计算机学院团委组织软件2407、2406团支部于4月20日在湛山社区开展"数字赋能探深海"实践活动。
活动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青少年带来水下机器人科普课程。潘雯倩通过Scratch编程将几何图形与海洋元素结合,生动讲解编程逻辑;隋若愚则通过互动演示,指导孩子们编写简单程序。
此次活动实现了高校智力资源与社区需求的精准对接,既为社区数字化建设注入活力,又获得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为后续社区实践积累了经验。
镇海门社区-书香润邻里・同心护地球
4月21日,计算 2301和计算 2302 团支部携手镇海门社区,于天籁村小区广场成功举办了“书香润邻里・同心护地球” 社区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居民凭借 3 本闲置的民族文学或环保科普类书籍,即可兑换一盆绿植。同时,环保书签 DIY 活动让大家用布料制作出精美民族纹样书签。学生代表讲述的少数民族文学绘本故事,赢得阵阵掌声。幼儿园儿童用环保颜料在地球日长卷上绘制出守护地球的美好场景,展现出对地球家园的热爱。
此次团日活动不仅增强了居民之间的知识共享,同时也推广了绿色生活方式,提高了社区居民和支部成员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参与度。
武家庄-书页牵缘分,文韵绽青春
4月25日,软件2301团支部联合武家庄社区开展“书页牵缘分,文韵绽青春”主题团日活动。
班长江雨乐主持活动,通过自由阅读、心得分享和趣味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江雨乐结合世界读书日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将阅读融入生活。随后,参与者们进行了30分钟沉浸式阅读,并在“图书盲盒漂流瓶”环节写下心得或摘录。分享环节中,5名参与者朗读卡片内容并交流感悟,现场互动热烈。最后的“emoji猜书名”和“我说你来猜”游戏寓教于乐,进一步点燃阅读激情。
活动让学子们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促进了思想交流,提升了文化素养,为培养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感奠定了基础。
山川路社区-教育赋能・青春筑梦
为了给乡村儿童带来别样课堂,4月15 日,四叶草支教队走进山川路社区胡家小庄,开展了“教育赋能・青春筑梦” 主题活动。
志愿者开设"彩虹课堂",通过趣味英语游戏提升留守儿童自信,以绘画手工激发创造力。调研小组走访百户家庭形成教育报告,新媒体团队拍摄《乡村教育图鉴》短视频展现乡村教育温度。社区书记表示:"孩子们学习劲头更足,村民更重视教育了。"家长反馈孩子性格开朗并在朗诵比赛获奖。
支教队还带来科技、环保等新理念,为乡村发展提供多元思路。这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既拓宽了孩子视野,也让志愿者在实践中成长。
铁橛山路社区-石光相伴 逐梦未来
4月12日、19日,四叶草支教队开展以“石光相伴 逐梦未来”为主题的两场科普实践活动,以"玩中学"模式为社区儿童带来跨学科体验。
12日,孩子们通过"吸管静电吸纸片""水果电池发电"等实验探索电学原理,并用Scratch编程制作"会放电的小猫";19日开设"科普实验+非遗美育+学业帮扶"三维课堂,演示浮力与力学实验,指导清明主题剪纸创作,并开展作业辅导。30余组家庭参与,家长称赞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支教队通过沉浸式教学,让科学原理生动呈现,让非遗技艺焕发活力。两场活动覆盖60余名儿童,搭建起"科技启蒙+文化传承"的双桥梁,为社区教育注入青春力量。
西海岸科技馆-清明寄思,科海传知
4月4日,计算机学院学业奋进班志愿者走进青岛西海岸科技馆,开展“清明寄思,科海传知”主题科普活动,让传统节日与科学精神碰撞出新火花。
活动中,志愿者化身“科普使者”,通过 AI 知识讲解、趣味实验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市民普及信息技术、物理原理等科学知识。特别设置的 “科技与传统对话” 环节,将清明文化融入科普内容,让观众在体验科技魅力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现场家长带孩子踊跃参与实验操作,气氛热烈。志愿者赵禹城表示:“传递科学火种,让我更感专业责任与使命。”
此次活动为市民搭建了亲近科学的桥梁,也为传统节日注入青春活力。学院表示将持续深化馆校合作,以多元科普活动助力 “科学就在身边” 的社会氛围,让传统节日焕发新光彩。
【作者:王子涵 庞雯涵 责任编辑:朱海峰 审核:张德洁 周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