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工动态
非凡七十载,扬帆新时代
发布者:马少龙 发布时间:2023-08-02 访问次数:331

       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领航工程”实践队与参加暑期认识实习的本科生共同参观了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在软件专业系主任张俊三老师、李晓旭老师、马竞峰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对录井随钻技术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在录井仪器研发、数据解释和随钻服务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一支由资深专家和技术精英组成的研发团队,不断推进录井随钻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实践队成员将有绝佳机会深入了解录井随钻领域的先进知识,并将此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此次参观主要有两项事宜:技术部负责人为我们详细讲解智能录井系统、参观公司计算中心以及研究成果。

走向智能化:智能录井系统详细讲解

       在过去的十年里,胜利地质录井公司一直致力于录井随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演进。技术部负责人为我们详细讲解公司在录井随钻技术方面的传奇历程。

       最初,录井技术是手动操作的,人们需要通过绳索将测量仪器下放至井底,并在拉升过程中记录相关数据。然而,这种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开始探索自动化录井技术。在十年间不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逐步实现了录井随钻技术的重大突破。将人工智能与录井随钻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分析。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我们可以更快速地识别地层特征。随着录井随钻技术不断进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从最初的手动录井到智能化、自动化的随钻技术,使得公司录井服务在油气勘探、井下作业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通过负责人的精彩讲解,实践队成员不仅对录井随钻技术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了录井技术更新迭代的不易和胜利地质录井公司数十年来为国内石油行业所做的卓越贡献。在油气勘探开发的全流程中,录井随钻技术的应用和井数据的采集在分析地质地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胜利地质录井公司所展现出来的不懈奋斗精神值得实践队成员学习。

迈向一体化:计算中心及研究成果讲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决定迈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建立了先进的计算中心,以推动录井随钻技术的创新与研究。这个计算中心集合了多学科的专业人才和先进的计算设备,致力于解决录井领域中的难题,优化录井技术,并推动其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计算中心在研究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能够更加准确地解释录井数据,识别地层特征,预测地质情况。计算中心的研究成果也不仅局限于录井随钻技术领域,还涉及到其他领域的融合。例如,将录井数据与地震勘探数据相结合,开展了地下结构的综合研究,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地质认识。还将录井技术应用于地热能开发、水资源调查等领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技术部负责人向实践队成员演示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方面取得的智能化水准,这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在数据采集方面,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已经实现了录井随钻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引入无线通信技术和高精度传感器,我们能够实时地采集井底的地质数据,无需人工干预。这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同时降低了操作风险和人员成本。

       在演示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这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亲眼目睹了录井随钻技术在现场的高效运行。这样的实践体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录井技术的理解,更让我们意识到录井随钻技术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回顾昔年岁月:参观中国石油大学的东营校区

       实践的最后一站,实践队成员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校区进行参观。学校即将迎来七十周年校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里的建筑,餐厅,教学楼,图书馆。听着老师的讲述,我们仿佛能够看到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无数石大学子的影子,往昔历历在目。

       东营校区也有一座创造太阳雕塑。这座由南京雨花台作者,著名雕塑家,广州美院授唐大禧所做的雕塑,设计思路主要源于原石油大学校长杨光华对雕塑的倡议,“有石油的芬芳,有学府的象征,还要体现石油发展史。” 这座雕塑见证了石油大学成立以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们一起在东营校区的创造太阳雕塑下合影,望着那熟悉的雕像,石油大学自创校以来的发展历程似乎不在是冷冰冰的文字,反而生动的展现在眼前。

       矗立在校园内的创造太阳雕像提醒着我们,作为石油大学的学子,作为新一代青年,应该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刻苦钻研,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多关注国家与国际时事,学习上不懈钻研,工作上认真负责。

【作者:范子璇 责任编辑:王倩 审核:毕浩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