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文化传承实践队聆听黄梅小调,深追家乡黄梅戏文化

作者: 刘杰 时间: 2019-08-09 点击次数: 490

黄梅阁外观 胡甜甜摄影

实践队员与园内游人合照 胡甜甜摄影

      黄梅戏,是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传统文化的代表,对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塑造与日常生活娱乐有重要影响。20198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故园文化传承实践队秉承探索与重塑故园文化的强烈意识,选择故乡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典型传统文化黄梅戏为调研对象,考虑到黄梅戏自身的民俗性与日常性,实践队选择以怀宁县独秀公园对黄梅戏文化进行实地考察与记录。

独秀公园寻黄梅

 独秀公园是为纪念怀宁县名人——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陈独秀而建立的,位于怀宁县县城中心位置,公园内建有陈独秀雕像、仿嘉兴南湖、陈独秀史料馆等。而公园更为主要的作用,是作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场所,独秀公园时常聚集着许多人,人们通常选择唱黄梅戏辅以吹笛拉二胡相互娱乐。独秀公园内建有黄梅阁,阁内时常上演专业的黄梅戏表演,提供了更良好的环境给人们欣赏黄梅戏文化,扩大了当地黄梅戏的影响力。

怀宁人的黄梅情

  进入独秀公园,便可见到吟唱黄梅戏的分散人群,相互对唱相互娱乐,实践队员站在一旁欣赏并一一记录。实践队向人们表明身份及来意,并请求向他们进行采访,人们极其热情地向队员们说起他们所了解的黄梅戏。在黄梅戏文化浓郁的社会氛围中,怀宁县人民对黄梅戏都很熟悉,又由于黄梅戏朗朗上口,甚至每个人都能哼唱上几句黄梅戏。黄梅戏对于当地人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在他们眼中,黄梅戏是一种寄托,黄梅戏代表着他们血脉深处的情感羁绊。这也是文化的魅力,文化对于社会群众有着不可抵抗的呼唤,呼唤着他们的信仰与回归。

黄梅戏的发展现状

 从对话中实践队员也了解到,黄梅戏发展的现状堪忧,在精神文化、文化娱乐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戏曲观众老化、分流现象比较突出。正如这里的人们所说,“年轻人爱看、愿看的少了,戏迷也不多。这也是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流行文化相矛盾的地方。实践队也了解到当地政府已经认识到黄梅戏文化的重要性,组织大力开展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和黄梅戏剧团演出活动,以促进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公园内阵阵黄梅调起,瞬间将人带进了戏中的世界,戏一折,扇开合,唱尽悲欢离合。黄梅戏见证了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人们将世事的变迁都唱成了一曲曲黄梅调,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黄梅阁中品黄梅

 实践队在园内管理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黄梅阁,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怀宁人,但是当代青少年深入接触黄梅戏却并不多。此行实践队的参观不仅是开拓了眼界,更是接受一次来自传统与经典文化的精神洗礼。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湖北黄梅,壮大于安徽安庆,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传唱度极高。早在2006年黄梅戏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安庆作为当之无愧的黄梅戏之乡,被文化熏陶的当地人也自发成立了许多黄梅戏剧团,也造就了一大批戏剧演员,如严凤英、马兰、韩再芬、吴琼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了英姿,让黄梅戏发扬光大。

       经过在独秀公园的调研,实践队不仅对黄梅戏有了更为深入且全面的了解,知晓了黄梅戏的发展历史与生存现状。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黄梅戏应当何去何从?现代人对黄梅戏激情减退,未来黄梅戏能否得以存活?这都是需要探索的问题,实践队队员在此行后都深有感慨。如何作出一些举动与变革,来拯救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黄梅戏,还有更多过去传承下来的东西。实践队致力于重塑故园文化,做故园文化的代言人和发言人,为家乡的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呼唤社会群众都能意识到文化传承的宝贵性与必要性。

【作者:胡甜甜   责任编辑:周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