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文化传承实践队走进海子故里:感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怀

作者: 刘杰 时间: 2019-08-07 点击次数: 859

实践队员在海子照片墙前与海子弟弟共同合影留念  胡甜甜摄影

实践队员共同参观海子纪念馆  胡甜甜摄影

       20198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故园文化传承实践队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查湾村海子故居及海子纪念馆进行暑期实践考察,正值诗人海子逝世30周年,实践队此行为缅怀海子,纪念海子。

艰苦奋斗,克服实践中的种种困难

      故园文化传承实践队的暑期实践活动,包括此次海子故里行,团队收获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增长了人生阅历,提高了自助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时间正值酷暑,天气的炎热也给队员们的出行带来了不利,不仅如此,由于选择的实践地点大多地处偏远,这也消耗了更多在路途中花费的时间。然而,实践团队并没有抱怨种种不利的客观条件,依旧坚持本心,努力地去完成这次实践任务。

前往查湾村,寻觅海子足迹

       走进查湾村,一眼就能看到被附近新建楼房围着的屋子——海子故居。海子曾经居住过的老屋早已被拆毁,这是2004年海子父母利用海子的稿费重新翻修的。在海子的房间里,有两个靠墙的展柜,这里以前摆放着他的各类证件奖状。如今,很多藏品都在纪念馆中展览,取而代之是海子家人的照片。走出海子故居,在路的另一旁,是新建成的海子纪念馆与海子文化广场。纪念馆里收藏了海子曾经的用品、衣物、奖状,还有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在纪念馆的墙壁上也张贴着海子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与照片供游客了解学习。身为海子的同乡人,实践队员满怀自豪与敬仰的参观海子纪念馆,追寻海子的生命之光。

与海子家人亲切交流,追寻海子生命之光

       在主题为“海子爱情经历”的展区,一首诗《给B的生日》引起了队员的兴趣,海子弟弟查曙明则向大家讲述了这首爱情诗背后的故事。广场的石壁上,雕刻着海子家喻户晓的诗歌,分为经典篇、天地篇、爱情篇、家园篇等。诗歌里无一不透露着海子对故园与土地赤诚的热爱。参观完纪念馆的队员们缓步走在墙前,品读诗歌的韵味,并用手机拍摄记录下墙上刻录的诗句,可见海子故居行传承对于实践队传承的是一种真正的诗歌信念。离开海子故居前,队员们在海子巨幅照片前与海子家人合影留念,告别海子。海子留给世界太多东西,包括他的诗歌,包括留给我们的人生思考,甚至留给后人的崇尚人文的精神境界,也包括留给家乡的一份永恒的文化财富。

不忘初心,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夏天的太阳很强烈,清风拂白云,天空一片湛蓝,像一望无垠的大海。岩石雕刻的海子座像,海子一头茂密的齐脖飘发,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雕像上海子戴着眼镜,面朝大海一样的蓝天,微笑着目视远方,仿佛那正是一片春暖花开之地。离开查湾村前,队员们再次经过海子座像,在座像前瞻仰海子风貌,背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受海子诗歌中满溢的暖暖的生命气息,并希望将诗歌中所表达的宁静与美好的情怀,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这也是实践队的目的所在,更是海子诗歌传承的意义所在。

        85日晚,故园文化传承实践队调研已经接近尾声,5天时间内,实践队全员共走访了多个历史文化景点。尤其是在海子故居,实践队此行不仅对海子诗歌孕育的身世背景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诗歌文化有了新的感悟与体会,还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为重塑经典文化积累经验,确保后面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本次调研,实践队队员逐步认识到怀宁县本土文化的根基所在,有助于后期重塑经典文化的进行,从而更好地针对文化现状作出努力,推动本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作者:郎德涵   责任编辑:周宇】

返回顶部